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中国物理天才加入美籍,从未计划回国效力,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2025-04-02 17:48:18 | 选校网

选校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中国物理天才加入美籍,从未计划回国效力,给出的理由是什么?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物理天才加入美籍,从未计划回国效力,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中国物理天才加入美籍,从未计划回国效力,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霍金17岁考入牛津大学自然科学系,尽管21岁不幸被运动神经细胞病,下半生只能躺在轮椅上,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但他凭借坚强的毅力活到了76岁,36岁那年年纪轻轻的就获得了物理届最高荣誉爱因斯坦奖章。并且仅靠三根能动的手指头,46岁时写出著作《时间简史》,全球卖出1000万册。

智力超过140分别的人被称为天才,霍金160分,足以被成为天才,中国有没有霍金这样的天才呢?有,他从小在中国长大,9岁前就表现出超人的天分,12岁别的孩子还在上小学的年龄,他就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中科大深造5年后,本应是他报效祖国的时候,他却远走海外去到美国哈佛大学,从未回报中国还娶了个美国人为妻,这个人就是物理天才尹希。

谈起尹希这个人,中国人对他又羡慕又恨,羡慕的是他异于常人的天分。尹希1983年出生在北京,父母都是中国地质大学高材生,强强结合生出他这个物理神童,小学的时候就能看父亲大学书本上的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就像看童话书一样趣味,尹希从此和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尹希的父母看儿子每次考试都能考第一,想着他既然如此聪明,为何不送他去北京某中学的天才少年班?这个天才少年班都是一些天赋异禀的孩子,尹希是年龄最小的人,没想到还能把成绩保持在上游,12岁更是以527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中科大少年班。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尹希本以为儿子这么小的年纪会不适应大学生涯,结果尹希非常自律,每天雷打不动6点起床看书,休息时间就去打球,数学和物理成绩还超过了同班比他大的同学。

18岁是尹希成年的年纪,也是他首次做出人生选择的时候,是按照父母和老师建议,留在国内报效祖国,还是遵循内心想法去哈佛留学?最后,尹希跟随内心走,去到哈佛留学并且获得哈佛全额奖学金。”

是金子就会发光,尹希这样的人才即使去了满是精英的哈佛依然受到了赏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从全世界挖掘精英为他所用,像尹希这样的精英怎么会放过?2006年,别的同龄人还在读大学,尹希已经是哈佛博士,哈佛为了他不惜打破300年校规,破例允许他博士学业完成后能继续在哈佛攻读博士后。

尹希31岁那年已经是哈佛最年轻的教授,一路加挂的人生被我们这些普通人羡慕万分,但从这以后发生的一件事,又让我们“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尹希从未计划报答祖国,一去国外就再也没有回来,他在国内媒体面前给出不回国的理由是“国内的科研环境没有国外的好”。

尹希的理由引起了国内网友围攻,刚建国时,科研环境更不好,钱学森怎么就回来了?虽然尹希之后在媒体面前松口如果条件合适他将带一支团队回去,但尹希已经入了美籍,并娶了美国妻子,最近一次和中国有联系还是2013年回中科大讲授暑期课程。

我们与其说恨尹希不回报祖国,还不如说是对国内现有的科研环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明星可以拿千万片酬,合肥中科院90位博士为什么争取不到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待遇,最后集体辞职?如果尹希当初回国,说不定也会在种环境被消耗掉,不能给科学事业做贡献。钱学森回国时期,中国正出于百废待兴阶段,拿不出什么好东西给他们,但现在已经富裕起来,为什么还要苦这些科研人员?

中国物理天才加入美籍,从未计划回国效力,给出的理由是什么?选校网

中国最年轻的物理天才

沈亦晨,一位鲜为人知的物理天才,正悄然改变着中国科学界的面貌。年仅22岁,他就已在麻省理工大学从事纳米光子学的研究,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学术才华。2018年,28岁的沈亦晨以其卓越的贡献,入选了由网易智能、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和24家评审机构共同评选的“2018中国AI英雄风云榜”年度人物,被誉为“追光的人”。

沈亦晨在2017年研发的光子芯片,不仅在麻省理工大学与哈佛大学举办的创新挑战赛中摘得桂冠,更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他的目标清晰而坚定:研发世界上第一台可商用的光子计算机,以期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独占鳌头,成为中国的领军人物。目前,沈亦晨的公司已成功回国发展,其卓越成就已在国内科技界引起广泛关注。

沈亦晨的故事,是科技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年轻一代为中国科技进步不懈努力的缩影。他的成就不仅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崛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激发了无数有志青年投身科研的热情。在未来,相信在沈亦晨等科技人才的引领下,中国在芯片技术等核心领域将实现更大的突破,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民族的复兴贡献更多力量。沈亦晨的故事,无疑是科技兴国、人才兴国的鲜活例证,让我们为这样的青年才俊点赞,期待中国科技的未来更加辉煌。

他高考数学零分,作文只写28字,为什么校长看后激动说这个孩子,我要了?

选校网(https://www.daax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他高考数学零分,作文只写28字,为什么校长看后激动说这个孩子,我要了?的相关内容。

偏科是许多人都有的现象。比如一般的女孩子会更加擅长语文、英语等形象思维逻辑的课程,而一般男孩子会更加喜欢数学、物理等抽象思维逻辑的课程。但这也不是一定的,常常有一些非同寻常的女孩子数学特别厉害,也有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男孩子不仅数学学得好,语文作文还写得特别强。

但是对于民国这段历史过渡时期来说,也许擅长文科而短于理科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为有太多当时的大人物在数学上糟糕的一塌糊涂了。比如著名文学家钱钟书,早年报考清华时,数学只考了15分;而更加让人意外的大师季羡林,他居然是报考的数学系——而他的分数则是4分!

我想,这很可能与民国时受中国的传统的文化重视宏观调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古代读书人都是奔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去的,所以他们都更多的去关注各种“大”数据,而并不是特别在意具体数据的加减乘除。即使不是儒家学子,他们也往往更多的在乎宏观的数据对社会的影响力,而不会太过于关注小数据的计算。比如《孙子兵法》写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这句话里面孙武用了许多数据,但是更多的是一个定性的数据,而不是绝对的定量数据——因为他是就一般的战争共性而言的,不可能具体拿一场战争来建模、列数据。而他所要说明的道理,和数据具体多多少、少多少并没有关系,只要读者能够明白战争是一件非常耗费财力的事情就足够了。

其他的儒家、道家等记载数据的时候往往也是这个风格。这就导致民国时期的不少大师一开始学习数学时,对数据特别的不敏感,乃至于考出几分、十几分的“惊人”分数。臧克家也是这样的一位“低分”大师。臧克家出生于1905年,他的家乡是山东潍坊诸城臧家庄。臧家庄是当地一个中小地主所在,因此臧克家出生后也有机会接近中国传统文化。

经过家庭的熏陶,臧克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国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且还有着不小的天赋。12岁的年纪,即使是现在的小孩子,也不过会背几首简单的古诗和古文而已,然而在家里和私塾自学的臧克家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可以熟背60多篇古文了——这几乎是同龄孩子的10倍以上!

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作为一个爱国青年,臧克家当然也没有错过这次运动。14岁的他开始到处发放传单,交游进步青年,这大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于是他决定要读大学,学到本事,报效国家。1923年,臧克家成功地考取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高中,在这里他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也接触到了一个让他十分头大的科目——数学。

当时的私塾教的都是四书五经等国文内容,即使是比较进步一些的老师也一般只会介绍一些西学内容,但是很少有系统教导数学知识的。所以臧克家遇到数学,那完全就是:数学认得臧克家,臧克家不认得数学。高中几年的学习,并没有让他的数学有什么质量性的提高,等到准备高考时,许多他的朋友都劝他不要去考了——数学那么差,怎么考得上呢?

但是臧克家还是希望去大学深造一下,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参加了高考。但是看到数学试卷时,他还是傻眼了——不会确实就是不会,急中生智也不顶用,于是他数学交了白卷。为了给自己的分数拔高一下,他在语文的作文上精心地写了一首28字诗。这首诗让臧克家的语文拿到了98分的高分!

不过这距离他的理想大学——国立青岛大学的分数线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毕竟他比别人少考了一门科,即使是其他科目门门满分,也未必能达到要求。但是他的这首诗让语文阅卷老师惊艳到了,他直接把臧克家的那首28字诗递给了校长。校长看了之后激动地拍桌子道:“这个孩子,我要了 !”

后来臧克家就进入了国立青岛大学,而校长闻一多也成了他的授业恩师,最终臧克家成为了中国后来最富盛名的文学家之一,为国家的文艺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仅使我想起了龚自珍的诗:“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既然人家有超长的文学天赋,为何还要苛责其数学成绩呢?

其实那些真正很善于国文的人,如果把他们逼急了,学起理科来也是强得不得了的。比如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他曾经就是一个妥妥的文科天才。他高考时语文和历史都是满分,而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和化学成绩加起来才20分。然而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钱伟长看到日本人仗着武器先进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于是愤而弃文从物,去学造飞机大炮,因此转学了物理系。还留下了名言:

“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但就是这个物理考5分的文科天才,最终却变成了新中国三大科学巨匠“三钱”之一,为我国的高端科技做出了超人的贡献。这大约就是一个真正的文科生在爱国情怀的鞭策下的小宇宙爆发吧!

以上就是选校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物理天才加入美籍,从未计划回国效力,给出的理由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选校网:www.daax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物理天才加入美籍,从未计划回国效力,给出的理由是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