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08:48:00 | 选校网
1995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253万人。录取人数为93万人,录取率为37%。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 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
扩展资料
改革过程
1、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选校网
2、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
3、1977年,高考恢复。全国570万考生,当年共录取了27.297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
4、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
5、1979、1980两年,高考录取率依然低于10%。直到1981年,高考录取率才达到11%。
6、1984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即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7、1984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几十年里,英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
8、1985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9、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上海、浙江先行试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10、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
11、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12、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申报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现象。
13、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于1991年进行了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4、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5、199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16、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
17、“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18、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
19、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与此同时,参与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在逐年扩大,已有16个省市区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自主命题。统一考试的格局被打破,统一招生方式也在试图破冰。
21、2005年夏天,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22、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23、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高考改革正式进入“窗口期”。
24、2013年,在教育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25、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6、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
27、2014年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28、2015年5月,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等。
29、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高考考务工作会。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如果考生忘记或者遗失了身份证(或准考证),监考员可以先验证考生相貌,
如果与准考证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进场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时带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考
选校网(https://www.daax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你还记得你当年的高考成绩吗?的相关内容。
记得啊,当时我考了622,而且数学是我的强项,但是高考的时候数学却失误了。我们那一年的数学题不难,只要基础好一点的数学拿140+都没问题,很多人都拿了满分。然而我的数学光选填就错了三个。所以上135无望,我一直以为上130也很难了,但是最后考了139,这个分数还是很让我惊喜的。 英语也不是很好,高中时候的英语成绩一直在120上下徘徊,但多的时候是120-,直到高考的时候我的英语也没达到120,120是当时英语老师对我的基本要求,但每次的考试结果总是让她很无奈。最后也没达到她对我的期望,多多少少有点遗憾。 理综是考的最好的,正是因为理综,我的成绩才比班里其他人高出一些。只记得,理综成绩在当时全校都是最高的。因为当时的班主任是教化学的,我的理综成绩一度让他很自豪。所以,虽然没有让英语、语文和数学老师很满意,但是我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老师的话,我还是没有令他们失望。 以上就是选校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选校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选校网:www.daaxx.com恩施成人高考的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湖北成人高考报名为网上报名,报考成考的考生需要登录湖北教育考试院,成人高考报名入口进行网上填报。2022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为10月份进行,报名时间从8月底开始(各省报名时间不同)。成人高考报名时间从8月底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先在网上报名,然后到现场确认。没有考试基础的学生可以联系当地学习中心进行预报名,提前学习,及时备考!湖北成人高考要学几年?
2024年春季高考时间是什么时候?2024年春季高考时间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山东教育考试总体安排和教育部相关工作规定,春季高考技能测试一般安排每年3月份左右进行,春季高考文化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5月份左右进行,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广东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招生录取(依学考)、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3+证书”考试)报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中排名一览表!建议收藏!前几期我们介绍了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和河东区的高中录取情况。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和河东区的高中录取情况分析。到目前为止,市六区的高中学校介绍到这就只剩下红桥区和河北区了。今天我们先来介绍下红桥区的情况。为什么先来介绍红桥区呢?从往期的介绍顺序来看,大致是按照各区的整体实力水平来的,那么红桥区的相对优势又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揭晓!红桥
天津2024年春季高考报名时间?天津2024年高考报名时间:11月1日-12日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信息两个阶段。报名时间和地点,确保你准确地了解报名时间和地点。在报名期间,学校和考试部门会发布相关通知,务必密切留意这些信息,以免错过报名截止日期。报名资格,确认你是否符合报名资格。天津春季高考通常适用于中职毕业生,确保你满足相关要求,如学历、年龄等条件。必备文件,准备好必要
2024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是什么时候?2024年高考外语听力考试照常在1月8日进行。听力注意事项:一、保持冷静,集中注意力听力考试开始前,考生需要保持冷静,集中注意力。有些考生可能会因为紧张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错过了重要的信息。因此,在考试开始前,考生可以通过深呼吸、闭目养神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让自己保持冷静和集中注意力。二、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
上海2010年自主招生(初中升高中)-复旦附中我算是过来人吧,就稍微说一些,很可能会有所变化,这说不清楚。09年的自主招生考试首先是2个小时的笔试,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没有英语。(没记错的话,是没有英语考试)其中还有一些拓展类型的题目,比如要你设计阴井盖等等,事件会比较紧。面试分中文面试和英文面试,中文面试有多名老师,英文面试有一名英文老师提问,另一名老师记录。中文是让你
2020年江苏高考出分时间是什么时候,怎么查分数?2020年江苏高考出分时间预计在7月24日20:00后,届时考生可以通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www.jseea.cn)、微信公众号“江苏招生考试”(微信号:jszsksb)、江苏招考APP等途径查询高考成绩,7月25日起,考生可以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打印成绩通知单。根据省公安厅和招生院校要求,2020年,凡有
2020年天津高考出分时间是什么时候,怎么查分数?2020年天津高考出分时间预计7月26日,届时考生可通过天津招考咨询网直接查询或者利用“天津政务”APP的高考成绩查询功能,天津考生只需输入考生号和身份证号即可同步查询2020年高考成绩总分和明细。重要考后节点提示:7月11日至12日,天津市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口语测试。7月15日至18日,组织高考
2024-10-02 02:25:10
2024-10-07 07:56:52
2024-10-02 02:40:09
2024-09-30 08:24:49
2024-09-24 18:54:58
2024-10-08 12: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