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 07:01:55 | 选校网
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参军入伍享受“四优先”政策:
(1)优先报名应征。报名由县级兵役机关直接办理。夏秋季征兵开始前,县级兵役机关通知其报名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持《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可以直接到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报名应征。
(2)优先体检政考。体检由县级兵役机关直接办理。夏秋季征兵体检前,县级兵役机关通知其体检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在学校参加体检的,本人持《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可在征兵体检时间内报名直接参加体检。
(3)优先审批定兵。审批定兵时,应当优先批准体检政审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入伍。高职(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合格青年未被批准入伍前,不得批准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入伍。
(4)优先安排使用。在安排兵员去向时,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专业和个人特长,优先安排到军兵种或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部队服役;部队对征集入伍的高校毕业生,优先安排到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其专长。
大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给予国家资助的内容是什么?
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是指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下同)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高等学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享受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是多少?
按照《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财教〔2014〕180号)、《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36号)、《关于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施行国家资助的通知》(财教[2015]462号)文件规定:
(1)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2)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据实补偿或者代偿。退役复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3)获学费补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补偿资金必须首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如补偿金额高于国家助学贷款金额,高出部分退还学生。
(4)从2015年起,国家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施行国家资助,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行代偿。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都可以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吗?
在校期间已免除全部学费的学生,定向生、委培生和国防生,其他不属于服义务兵役到部队参军的学生,均不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的年限如何计算?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的年限,按照国家对本科、专科(高职)、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规定的相应修业年限据实计算。以入伍时间为准,入伍前已达到的修业规定年限,即为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年限;退役复学后应完成的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的剩余期限,即为学费减免的年限;复学后攻读更高层次学历不在减免学费范围之内。
法律分析:一是享受“四个优先”。大学生参军入伍除享受义务兵正常优待外,还享受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分配去向。
二是保留入学资格。大学生入伍,高校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并实行学费减免。
三是复学可转专业。大学生士兵退役复学后,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它专业学习。
四是享受升学优待。从2021年起,扩大“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每年5000人扩大到8000人。专科学历学生参军退役并完成专科学业后,从2022年起,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
五是国家资助学费。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的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本科、专科学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2000元。
六是增发优待金及一次性奖励金。从我县入伍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其家庭优待金在原标准基础上,每年增发60%、40%、20%。从2021年起,给予当年从我县入伍的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生每人一次性奖励,本科毕业生15000元、大专毕业生10000元、本科及以上在校生(不含大学新生)4000元。直招士官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奖励5000元,专科毕业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 选校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四十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
选校网(https://www.daax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本科毕业当兵2023年政策待遇的相关内容。
本科毕业当兵2023年政策待遇如下:
1、服义务兵役期间发放义务兵津贴,第一年为每月850元,第二年为每月950元。
2、服义务兵役期间,大学生士兵家庭由批准入伍地发放优待金,具体标准为按我省年平均最低工资标准的150%计发;
3、义务兵退出现役后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助。
4、高校在校生或毕业生义务兵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具体标准为: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5、以2017年毕业的四年本科为例,服役2年,经济待遇约18.3万元(以上是按全省平均水平计算,具体标准以各县(市、区)公布数据为准)。
6、在校生参军入伍可以保留学籍,退伍后的两年内可以选择复学。
7、高职(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职学业后参加普通本科专升本考试,实行计划单列,我省规定录取比例不低于70%。
8、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9、每年考录公务员时定向考录数量不低于当年列入人员范围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退役士兵人数的10%,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数量不低于当年列入人员范围大学生退役士兵人数的10%。
10、服现役满12年、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后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11、在部队表现优秀的,满足一定条件可选拔为军官。
以上就是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政策和规定(本科毕业生当兵政策)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选校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选校网:www.daaxx.com香港大学内地招生政策香港大学内地招生政策如下:香港大学本科录取的最低要满足以下两个要求:旧SAT1800;或新SAT1310;或ACT成绩27;三门AP各3分或三门SAT2各600分。这样的成绩想被香港大学录取也是不太现实的。以往一般被录取的学生旧SAT2200左右,新SAT1500左右,或者ACT33分。另外,国内高考生,高考成绩一本线高出100分以上,英语单科120-1
上海211落户条件上海211落户条件如下:1、上海地区学校:任何学校的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免打分落户;应届本科毕业生: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全部免打分落户;应届本科毕业生(限在沪“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上海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免打分落户。2、外地(非上海)地区学校:应届毕业生(本科硕士博士):北大、清华免打分落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
广州中考自主招生政策具有广州市户籍或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可报名参加2019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其中,报考公办普通高中的学生,须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或符合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报考公办普通高中的条件。注:1.自主招生比例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0%;2.报名时最多可填报2所普通高中学校;3.在独立招生学校批次填报1所参加考核。报名流程1、考生最多可填报
陕西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有哪些规定?陕西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如下:1、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录取一般按照户籍为原则进行,所以一般情况下,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2、但是如果父母工作需要或考生学籍原因,考生也可以在户口所耐弯在地本省内其他县市(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3、此外,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的省区参加异地高考。不能报名高考的情形
公费师范生政策法律分析:为确保免试认定改革工作质量,有关高校需在高等教育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准确维护教育类研究生专业信息、标记并动态维护公费师范生信息,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需在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中及时报送《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获得者人员信息。法律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届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工作的通知》一、及时组织师范生教师
广西省2015高考新教改新政策新规定有哪些1、广西2015年新公布的高考方案在两个方面保持不变:科目设置不变,仍分文理,实行“3+小综合”模式。命题方式不变,仍由教育部统一命制试题。在两项内容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呈现出四大变化。2、变化一:考试内容对接高中新课改2015年考试的内容和结构会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考生的考察和考试要求进行合理调整,但不会造成“断裂式”影响。今年,应届普
湘潭大学自主招生政策湘潭大学自主招生政策:1、学校招生计划管理部门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制定年度招生总计划,经学校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学校招生计划管理部门根据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总计划制定各专业招生计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3、学校招生计划管理部
2024高考复读生政策?2024高考复读生政策如下:特别说明:1、根据此前教育部要求,高校统一专业(类)在所有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应当一致。所以本文分析对“3+1+2”和“3+3”所有省份均有较强的参考意义。2、本文分析主要适用于2021届新高一及以后的学生。2024新高考科目分析1.物理+化学yyds2024年新高考共有20种选科组合,其
2024-09-01 07:15:43
2024-04-28 20:30:33
2024-04-27 03:50:54
2024-04-29 11:41:22
2024-09-05 18:10:20
2024-09-05 0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