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大陆高考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

2024-10-09 19:13:21 | 选校网

大陆高考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大陆高考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大陆高考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

大陆高考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

可以报,但如果你的成绩真像你说的努力才能上二本,那就基本无望,所以需要你更加努力!
近年来香港的高校越来越火。先不说奖学金,因为那基本上是给状元榜眼什么的准备的。单是自费生,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科技大学都要差不多清华的录取线,理工大学、城市大学、浸会大学也需要差不多复旦的录取线,教育学院等6所不太i引人注目普通学校也要一本的成绩。学费从高到低大约是12万、10万、8万、5万不等。英语还要好,大部分学校是需要英文面试的。
所以你需要更加努力。报名程序、要求等可看我给别人的一些回答。
祝你成功!

大陆高考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

香港大学孙教授很火的话

香港大学孙教授很火的话:

大学,就应该是早起吃点早餐;跑跑步;专业课认真听;公共课看看自己喜欢的杂志,中午小睡一会儿;下午参加个社团活动或打打篮球;晚上陪着喜欢的人散散步;或去自习室安静地看看书.....社会不需要学霸,也不认什么学生会主席,更不希望看到学生放弃学业去创业。

你只要能平稳完整地读完大学,寻找到自己所爱的人和兴趣,多去没有目的的看些能丰富自己思想的书,认识几个好的不成样子的朋友,锻炼或是塑造自己的身体,学精自己想要从事事业的专业知识.....做到这些,平淡地度过大学这几年你就已经足够优秀了。

大学生活的定义

大学生活是指读大学期间的生活。大学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有浩瀚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能使大学生接触广博的知识,培养必要的专业技能,学习与人处事的方法。大学是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是社会与校园的结实纽带,合理利用大学中的时间,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有梦想对将来走向社会有很大的正面效应。 选校网

大陆高考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

【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

选校网(https://www.daax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的相关内容。

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伊始,众多网民在网上撰文:“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原因是香港大学频频从内地大学挖走优秀师资,并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着众多生员的眼球。而最近中国博客掀起的“中国科技大讨论”,众多人则将矛头指向了北大、清华的教学制度,加之数学大师丘成桐对北大的质疑,突然间,北大、清华这些名校被置于风口浪尖,有关“一流大学”的品牌内涵成了众多人议论的焦点。《财经时报》为此派出记者,经过近一个月的走访,试图弄清楚造成这一切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北大、清华又该如何承继和保护自己的优秀传统及品牌价值。

“北大、清华作为一流大学的日子屈指可数。”

“即使是国内名牌大学老师的素质也没有保证,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

不论是来自新浪专栏作家薛涌的担忧,还是数学大师丘成桐的责问,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作为百年名校的北大、清华,他们的声誉已经在遭至多方质疑。对于它的未来走向说法多多,很多人更是担心他们作为中国一流大学的地位不保,或者与一流大学名不符实。

考生资源争夺战

6月30日,香港大学给今年内地申请该校求学的学生发出了第一批面试通知,大约有3000名考生接到了通知,这是去年的两倍。同时香港一些大学也在内地展开了宣传战。

相比香港方面的攻势,北京则稍显得有些平静。在北大未名湖,随时能看到三三两两漫步的学生,十分悠闲。北大三角地的招生信息和招聘广告,则吸引着不少前来观看的学生,从他们的表情看,好像都有点对未来的焦虑和茫然,因为这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学子马上就要面临就业的压力。

“一边是香港在内地扩大招生,一边是内地就业的压力。”在北大中文系已经苦读5年的黄语难以掩饰其对北大的感情。“我当时就是因为喜欢北大的人文传统而选择了这里。”但现实的问题又让他对自己的选择多了一份怀疑。“去了几家媒体,他们都认为我们缺少新闻经验而拒绝了。”

与他有着同样困惑的学生还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工资太低,有的是因为所学的东西不适用而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相反,香港大学毕业的学生却十分抢手。

刚接到香港大学面试通知书的李刚说他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转投了香港学校。还有让他心动的就是香港大学丰厚的奖学金。

成都女孩李卿曦是今年第一个高考新闻人物。据说她高考还没发榜就手握5所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网罗她,财大气粗的香港科技大学抛出了39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有学者说,这是香港高校今年在内地抛出的第一颗“糖衣炮弹”。

香港大学的品牌战略

面对优秀考生流失的现象,北大有关负责人认为,北大、清华的品牌是无价的,不可能采取香港科技大学那种赤裸裸的金钱攻势。但在考生这个环节,却有了来自民间的定价,广州东莞的横沥镇镇政府激励考生们:考上清华、北大奖励50万元。

不惜巨资抢夺优秀考生,对大学品牌有什么影响呢?北大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专家齐国伟认为,香港高校即使最终没有得到这名优秀学生,但新闻效应产生的知名度在品牌方面的价值却是巨大的。知名度是一种难以估量的资产,是品牌战略的要点,知名度高的大学,无论何时,也无论何人来做评价,都会在社会上、考生心目中、各种名校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且一旦产生品牌效应,就会长期拥有名牌大学的美名。香港高校就是要在内地产生这种效果,是和北大、清华竞争的长远战略思路。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对《财经时报》记者说:“纯粹做数量的分析,北大并不比很多学校强,但是在声名上北大要胜于很多学校。在实的方面北大不占优势,然而在虚的方面北大有优势。”他认为北大能在前不久英国《泰晤士报》推出的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排名中排在15位,声名起了重大作用。同样道理,香港高校也会在和内地高校的比较中确立品牌优势。
其次,一旦确立了品牌优势,香港高校就会在学术图腾柱的顶端占据重要位置,人们在评价他们的师资和学生素质时,也会高看一线。而师资和学生素质是高校品牌中最重要的元素。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共生的依存关系,他们相互决定对方的地位,学生只要进入拥有最佳师资的学校就读,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学术地位,而教师能在吸引优秀学生的学校教书,也可以在学术上具有竞争优势。

大学品牌的价值保障

就在李卿曦得到香港科技大学垂青的时候,叶小萌却正在为能找到一份工作发愁。“我现在每天就是不停地发简历,然后不停地去面试,是一个典型的‘面霸’,北大毕业的优越感早就‘面’没了。”

据叶小萌介绍,她同寝室的几个姐妹,虽然不少找到了“婆家”,但最低的月薪还不到2000元钱。

叶小萌的遭遇显然不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据北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方伟主任介绍,北大2006年共有7743名毕业生(含医学部);其中本科毕业生(含医学部)2970人,预计实际参加就业的约4600人。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许庆红说,今年清华大学毕业生超过7000人,除去保研和出国,实际就业人数有4000名;其中本科生1000多人,但目前有70%的本科生还没有实现就业签约。

与叶小萌们面临的生存危机相比,香港的名校毕业生可谓牛气冲天,这或许可以解释内地一流学子将目光从北大、清华转向香港高校的原因。5月25日,香港著名高校之一的香港大学发布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该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

而在北大应届毕业生中,有88人争聘北京郊区的村长助理,其中还有多名博士生和20多名硕士生;清华也有近40名学生参加竞争,博士和硕士的比例占到了五成。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个调查在高考前出炉是否是港大内地招生人数翻倍的重要原因,但毕业生的流向和起薪是国际上通用的惯例和判断大学品牌成色的重要指标。

品牌价值的流失

去年第一次参加内地统招的香港城市大学,今年也是内地考生蜂拥向往的去处。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香港高校,去年不但许诺给17个省市(招生范围内)的高考状元提供全额奖学金,还将被清华退回的海南高考状元李洋招至门下,充当了一个“救英雄于困厄”的侠客形象。

对于城市大学来说,此举不但打出了知名度,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印象分,还将内地高校主要竞争对手清华的冰冷和呆滞的体制凸显了出来。而“不拘一格招人才”,一贯是北大、清华的良好口碑;体制弊端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或许是影响学生选择的另一个原因。

针对旅美学者薛涌“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的断言,虽然各界还有不同的看法,但从今年香港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猛增来看,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谭五昌认为,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高校扫成二流,从理论上来说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作为北大、清华最具品牌影响的人文精神与师资力量正在削弱。在上世纪3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大批的国学大师在这些学府任教,胡适、朱自清、沈从文等等,后来的燕园4老: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也是其北大师资的典型代表,但在近几年,具备如此人格魅力与学识影响的教授讲师似乎少之又少。

名校的尴尬?

基于此,而令学界和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担忧:一流师资的缺失,以及固有校园精神或者说学术氛围的削弱,何以吸引一流的学生、做出一流的学问。没有一流的学问和学生,又何谈一流的大学?

北大现有在校生3万多人,超负荷的结果是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都在下降。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也认为,“这几届学生素质确实要差了很多”。

有人认为,香港高校的强悍出击,瓦解了中国近30年的高考路线图。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北大、清华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如同很难逾越的火焰山;现在中国的内地学生,可以先采取在香港念本科,然后再到哈佛等念研究生的方式,来实现一流大学的梦想,这很可能将北大、清华抛到一个边缘化的尴尬角色。

以上就是大陆高考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选校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选校网:www.daax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大陆高考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相关推荐
大陆的美术生能考香港的大学吗。?
大陆的美术生能考香港的大学吗。?

香港最好的艺术类大学香港最好的艺术类大学是:香港大学1、香港大学(TheUniversityofHongKong),简称为“港大(HKU)”,是一所位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通常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2、建筑学院硕士申请要求具有专业相关的本科学位,但同时也为跨专业申请的同学提供了机会。例如:建筑设计专业,有建筑专

2024-10-11 07:56:51
中国大陆高考学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分数线,学费高不高
中国大陆高考学生能报考香港的大学吗?分数线,学费高不高

港澳台联考和dse的区别港澳台联考和dse的区别:一、升学从升学来看,两个考试都可以升读内地的大学,但香港DSE的认可度会更广一些,除了内地和香港的大学,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等超280所的知名大学都认可DSE成绩。升学方向1:中国大陆127所,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升学方向2:中国香港11所:港大、港科技、港中文等公立名校。升学方向3:海外17国超

2024-10-07 12:01:55
香港dse对大陆开放吗大陆生能不能考香港DSE
香港dse对大陆开放吗大陆生能不能考香港DSE

香港dse对大陆开放吗大陆生能不能考香港DSE可以根据dse报考条件,自学dse和国际学校接受完整的香港DSE课程学习的学生均可以报名参加dse考试,并且随着香港教育向内地的靠拢,香港考评局计划将在内地开设dse考点,这样dse学生就不用远赴香港参加考试,不仅节省了dse考试成本,同时学生也不用担心水土不服影响考试隐患的发生。开设dse课程的国际学校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主要是因为距离

2024-09-25 11:11:08
大陆学生能在广州参加香港的高考吗
大陆学生能在广州参加香港的高考吗

对标985!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内地本科招生要求汇总!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2024年内地本科招生章程已公布,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其专业设置、招生流程和关键信息。作为亚洲顶级学府,港中大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化教育环境闻名。它由崇基、联合、新亚和逸夫等四大书院组成,以及新增的晨兴等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选择。校园位于沙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在招生方面,2024年报名即

2024-10-02 11:30:16
大陆学生可以考香港的大学吗
大陆学生可以考香港的大学吗

大陆学生可以考香港的大学吗大陆学生可以考香港的大学。作为大陆的高中生,最常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国内的高考成绩申请香港的大学。学生首先要参加国内高考,然后根据高考成绩填报志愿。一般来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都是可以通过国内统招来申请的,直接填报提前批志愿即可,不需要提前网络报名,也不需要参加香港大学的统一面试。然后目标院校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来选拔学生择优录取。第二种方式

2024-09-24 17:34:33
香港学生在大陆可以高考吗?
香港学生在大陆可以高考吗?

香港学生在大陆可以高考吗?关于香港户籍在大陆高考有什么政策如下:1、华侨港澳台联合招生考试,简称“全国联招”。这个考试每年三月份报名、五月份考试,以2018年为例,内地共有316所高校通过这个考试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其中香港身份学生2585人。联招考试是拥有香港身份在内地就读的学生入读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2、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简称“两校联招”

2024-10-07 03:06:55
香港户口的学生可以在大陆参加高考吗
香港户口的学生可以在大陆参加高考吗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高中香港DSE课程招生简章揭开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高中香港DSE课程的神秘面纱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一个底蕴深厚的历史名校,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896年诞生的金陵基督女书院,历经沧桑,于1989年恢复原名,如今成为江苏省四星级评级的教育明珠。坐落在南京市中心,与南京大学等百年学府相邻,南大附中凭借南大的雄厚实力,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国际化的一流教育环境。在

2024-09-25 04:46:34
大陆学生怎样报考港澳台学校 香港人在内地高考的问题
大陆学生怎样报考港澳台学校 香港人在内地高考的问题

大陆学生怎样报考港澳台学校香港地区:申请条件除了地区要求之外,还需要报读学生必须符合中国政府有关赴港就读的规定;必须参加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申请材料报名表,户口簿,学历证明正本及复印本,照片等。·分数线高考分数须至少达到或超过考生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各高等院校参照申请者内地高考成绩择优录取。·费用香港每年费用十万至十二万港币

2024-10-13 01:33:31